
陽光書院 2022?第三期
分類:
發布時間:
2022-03-22
陽光兔業自我學習系列
陽光書院 2022 第三期
<總第二十六期>
2022年3月22日
在職場要知道的九大規則
在職場上,有能力的你是桀驁不馴還是順應潮流,這取決于你對規則的理解和敬意。
規則一:學會尊敬和服從上級
職場之所以會有上下級,是為了保證團隊工作的開展。上級掌握了一定的資源和權力, 考慮問題是從團隊角度考慮的,是難以兼顧到個體的。尊敬和服從上級是確保團隊完成目標的重要條件。員工不站在團隊的高度來思考問題,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找上級的麻煩甚至恃才傲物,這樣的員工很難生存,更談不上走得好遠。
規則二:如果你的工作不能達到上級的要求,一定要及時和上級溝通,要讓他知道你的進度和方向
在實際工作中,有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時間來保證。可能在一定時期內你的工作還沒有讓別人看到顯著成績,這時不要和你的上級距離太遠,要創造條件去和他溝通,要讓他知道你的進度和計劃以及想要取得的成績。你這樣做了上級不會責備你,他還會利用所掌握的資源給你幫助,讓你提前取得業績。
然而,有的職場新手甚至老手容易犯的錯誤卻是,越是沒有成績越是不愿去找上級溝通, 認為自己沒有面子,對上級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。這樣的風險很大,因為你業績低迷,上級本身就不會滿意,會對你的工作能力產生懷疑;如果再不了解工作狀況和進度,還會認為你沒有努力工作。時間一長,你就可能進入要被淘汰的黑名單了。
其實在每次的淘汰名單中,并不全是業績最差的人,但不會主動找上級溝通的人卻會占很大比例。
規則三:對于團隊依照程序所作出的決定如果認為不合理,要通過正常的途徑與方式去反饋,并給上級留出時間,同時要執行決定
一個團隊的決定有可能是對的,也有可能不太合理。但決定具備一定的權威性和強制力, 也是保障一個團隊正常運轉的必要條件,是從大局和整體的角度出發的。員工首先要換位思考,如果對團隊的利益有保障就要服從。如果有不盡完善的地方,要選擇正常的程序和方式提出建議等待回復,只要決定沒有觸犯法規,員工應該無條件服從。
如果采取消極方式對團隊的決定進行對抗,受傷害的只會是員工自己。
規則四:切忌煽動同事與團隊對抗,一個正常運轉的團隊都會對帶頭鬧事的人“殺無赦”
職場中受委屈甚至不公平的事情都是正常的,員工可以選擇合適的方式提出意見,也可以選擇到執法部門尋求幫助。但是采取煽動鬧事的方式解決問題,往往把自己推到一個更加不利的境地,因為這種方式是團隊是絕對不能容忍的。結果問題沒有解決,自己還被辭退。
規則五:如果你不能為一個團隊創造一定的價值,起碼不要成為制造麻煩的因素
團隊里成員形形色色,個性各異,有的員工喜歡用小手腕制造麻煩、造謠惑眾來達到一些目的。一個人的為人和能力在團隊成員的長期合作中,大家都會有一定的判斷。
小手腕能讓一個人得到短期利益,一旦其他成員了解了他以后,他便很難立足。要在組織里長期生存下去,大聰明是必要的。
規則六:對于上級安排的臨時性工作,一定要及時反饋
有時上級會安排臨時性的工作給你,這些工作可能非常緊急,上級會要求隨時反饋完成期限,這也是讓上級增進對你信任度的機會。
規則七:成就上級從而成就自己
工作使大家走到了一起,同事首先就是一種合作關系。上級所掌握的資源和影響力,對人在職場中的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。
職場上快速發展的人無疑都是善于和上級合作的,他們在做好份內事的同時,會積極幫助上級分擔工作、排憂解難。上級也會把更多的鍛煉機會提供給他們,把自己的真經傳授給他們。他們會逐步熟悉上級的工作內容和技巧,而這些都是一個人得到快速發展的重要條件。當上級進一步提升時,他首先會把升遷的機會推薦給他們。
在團隊中這些人威信都比較高,工作起來阻力就會小,也更容易得到同事們和更高上級的肯定和重視。
成就上級從而成就自己絕對是一條重要的原則。當你在為上級偏心而抱怨時,是否該認真反思一下自己遵循了這個原則。機會真的不會從天而降的,更多時候要靠自己去爭取。
規則八:不要在同事面前發牢騷講上級的壞話
同事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,當你有牢騷要發或想講上級壞話時,千萬不要當著你的同事的面,即便這是你的“鐵哥們”。也許在你逞口舌之快時,你的壞話已傳到上級耳朵里, 甚至已被加工渲染,這會讓你非常被動。
規則九:把事做好的同時把人做好
從進入職場開始,就要把塑造自己的品牌作為一項重要的事來做。而把事做好是基本的, 同時也要把人做好。把人做好更是一個人品牌塑造的重要條件,你在職場上的聲譽會決定職場的長度和寬度。
在現代的中國,人品依然是企業用人的重要標準。你的人品是需要大家通過與你共事看出來的,也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。不僅要在單位內還要在行業內、在業界樹立你良好形象。
當然好人不是指長袖善舞、八面玲瓏,而是人一定要學會承擔責任,不去做有害他人和組織的事情。
把路越走越寬的 5 個重要能力
1.保持積極心態,善于自我激勵
能面對挑戰的人,多少都有點盲目樂觀。他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時,會告訴自己一切都會過去的,這沒有什么大不了,他們相信自己可以改變目前的狀態。
堅定的樂觀、不懷疑自己,這些品質會讓他找到解決問題的力量。懷揣“蘑菇心態”大多數人的成長要像蘑菇一樣,在沒有陽光照射 的角落里,暗自成長。
當我們的能力沒有達到工作要求的游刃有余時,我們只有蟄伏,多做事、少提要求,用心學。
沈從文說:“有些路看起來很近,走去卻很遠的,缺少耐心永遠走不到頭。” 保持一顆平常心
心理學把平常心定義為:對自己做任何事的成功和失敗的概率有準確的預測。既積極主動,要盡力而為,又順其自然,不苛求事事完美。
夢想高遠,同時保持平常心,成功時不忘乎所以、失敗時不自怨自艾,一步一個腳印地走,才會有不平常的成績。
2.格局越大道路越寬
站位,決定一個人的格局,格局影響人的一生。
我們常說,某人的格局,其實說的是他為人處世的眼光、見識、氣度與胸懷。“合抱之木生于毫末,九層之臺起于累土。”
一個人的格局里,藏著他讀過的書、走過的路、見過的人。吞得下委屈,才喂得大格局。放大格局最好的方法,就是多讀書、長見識,在自己糾結、計較的時候多一份自警、自醒。
3.學會思維轉彎
看過這樣一個故事
有幾個人乘船出海釣魚,返航的時候意外迷失了航行的方向。這時候大家都陷入混亂中,天上一顆星星都沒有,沒有光亮指引方向, 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行駛船只。有的人記起自己帶了燈,于是打開燈照向了四周,可是微弱的燈光根本照不到任何東西。就在這時,船上的一位老者讓大家把燈全都關了。所有人都很疑惑,可是沒有更好的辦法,只能照老者說的做。燈滅了,四下里瞬間漆黑一片,但過了一會兒,所有人的眼睛都慢慢適應了這種黑暗,他們驚訝地發現,四周并不是漆黑一片,在很遠的一處,有一片光亮。原來這是海邊城鎮上的燈光,而那里也正是他們要回去的方向。
《周易·系辭下》有言:“窮則變,變則通,通則久。”這個世上沒有一條道路是可以直達終點的,永遠保持思維靈活,在該換道的時候轉換方向,以不變應萬變,總能絕處逢生。
4.深度思考能力
我們要持續提高對信息的敏感度,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。大部分人,都喜歡做簡單的事情。這些簡單的事情,又會讓我們陷入忙碌。自己又會把這些忙碌,當成是生產力。
深度思考者,一定是看整體和系統,形成自己的閉環。深度思考的能力,也是發現底層邏輯和規律的能力。
讓自己始終保持專注的狀態,別只陷入了局部,從全局和系統的角度去思考。透徹理解現象背后的本質,看懂事物的底層邏輯。
5.善于合作
讓自己變強大的,不是征服別人,而是善于合作。人世間的許多事情往往都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, 它需要來自各個方面的合作、組合。
有效的合作,就是將一件復雜的事簡單化,細細分解,根據每個人的特長,分配每個人具體任務,去落實完成。最終每個人都能順利完成任務,彼此不累,都有成就感。
上一頁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