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做好團隊執行力建設(陽光書院第四期)
分類:
發布時間:
2020-08-10
陽光兔業自我學習系列
陽光書院第四期
2020年6月24日
團隊執行力=1個重點+2大前提+3項管理
+4種態度+5處細節+6點技巧
一個企業永遠只做兩件事:一是戰略,二是執行。所謂 “三分戰略定天下,七分執行決輸贏”就是這個道理。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更是認為:“一個企業的成功,20%在戰略,80%在執行。”可見,沒有執行力就沒有競爭力。如何提升團隊執行力,打造一支狼性團隊呢?需要抓好一個重點、兩大前提、三項管理、四種心態和五處細節。
一個重點:拿結果
執行的 終目的就是獲取預想的結果,所以每個人都要有結果思維。什么是結果思維?結果思維是責任思維+分析思維+價值思維+效率思維,即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須做到講責任、善分析、有價值、高效率。拿結果,需要明確三個要點:一,完成任務不等于完成結果。二,好的態度不等于好的結果。三,履行責任不等于有好的結果。好的結果一定要具備三要素。1,能衡量。即結果是量化的。2,有價值。即結果是符合預期。3,可交換。即結果可以為你的勞動支付報酬。
兩大前提:定目標+定責任
-
定目標
為了打掉人所固有的惰性,必須有一種牽引力,這就是目標管理。巴納德說:“目標管理的 大好處是,它使員工能夠控制他們自己的成績。這種自我控制可以成為更強烈的
動力,推動他盡 大的力量把工作做好”
-
定責任
責任是一種驅動力,這對執行力非常重要。自動自發的主動執行力固然好,但是在思想多元化的社會大背景下,無異于緣木求魚。所以,基于責任基礎上的被動執行力是不可或缺的。沒有責任,干與不干一個樣,干好干壞一個樣,誰會去干呢。責任怎么定?有三大內容:一,明確職責分工:這件事由誰去做。二,明確工作任務:包括工作內容、工作量、工作要求、目標、完成時限等。三,明確業務流程:從哪里開始,執行路徑,到哪里終止。
三項管理:溝通管理+時間管理+自我管理
-
溝通管理
威爾德說:“管理者的 基本能力:有效溝通。”要激勵下屬高效執行,就必須拆掉橫亙在領導和下屬之前的無形之墻。聆聽員工心聲,了解員工需求,尊重員工建議。切不可高高在上,不可一世,妄自尊大,頤指氣使。溝通時要做到五個講清:一是指令講清。即要干什么。二是目標講清。即要干到什么程度。三是后果講清。即完不成的后果是什么。四是責任講清。這件事你全權負責。五是細節講清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。
-
時間管理
做任何事情都要明確的時間表,并明確規定兩個時間,一是開始時間,二是結束時間。只知道什么時候開始,不知道什么時候結束,不可能有執行力。做好時間管理,必須合理分配好自己和下屬的時間。需要應用80/20原則,即將工作任務按輕重緩急分類:A、很重要+很緊急;B、很重要+不緊急;C、不重要+很緊急;D、不重要+不緊急。用 80%的時間解決重要的事情,20%的時間處理瑣事。
-
自我管理
自我管理又稱為自我控制,是指利用個人內在力量改變行為的策略。即通過對自己的目標、思想、心理和行為進行管理,自己管理自己,自己約束自己,自己激勵自己,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務,從而實現內控式管理。自我管理需要從關注細節和提升素養開始,應引導員工建立以下八個做事原則:1,要事第一。2,計劃管理。3,任務清單。4,日事日畢。5,杜絕拖延。6,分類整理。7,馬上行動。8,每日復盤。
四種心態:匠心+野心+開心+恒心
-
匠心
匠心,指能工巧匠的心思。而匠心精神,則更多地強調
專注和創新,即用心做一件事的心態。正如華為任正非所言:
“盡心工作與盡力干活是兩回事。用心的干部即使技術上差一點也會趕上來,因為他會積極開動腦筋想方設法去工作。”
《亮劍》中,李云龍的獨立團執行力堪稱完美,因為李云龍就是一名具有匠心精神的指揮員。打山崎大隊的時候,程瞎子組織了數次進攻都無功而返。換作李云龍的獨立團上場,土工作業+手榴彈雨,立刻報銷了囂張的山崎大隊。
-
野心
一個員工,一個團隊,都需要點野心。野心是成功的欲望,更是一種強勁的自驅力。員工沒有野心,就會產生小富即安的思想,整天想著躺在功勞簿上數錢。團隊沒有野心,就會目光短淺,失去競爭的血性。
雷軍曾經說:野心和執行力,才是一個人 核心的競爭力。一個被巨大野心驅動的人,會極度自律、晝度夜思、殫精竭慮、不知疲倦,因為他不是想贏,而是必須贏。就如杰克韋爾奇在《贏》這本書中所言:“有必贏的心態,執行力才是強大的”
-
開心
藍斯登定律指出:給員工快樂的工作環境,能夠產生強
大的執行力和凝聚力。快樂的員工,會主動積極地投入工作,發揮他們真正的潛力,而且能把他們的快樂帶給客戶,從而能夠維護企業形象,擴大銷售利潤。讓員工快樂工作,需要遵循四個原則:原則一:允許表現,即不要有官僚文化。原則二:自發的快樂,如尊重員工的工作意愿。原則三:信任員工。信任產生激勵。原則四:重視快樂方式的多樣化。如環境改善、豐富福利、團建活動等。
-
恒心
稻盛和夫被日本人稱為經營之神,白手起家創辦了兩家
世界500強企業,京瓷和KDDI。稻盛和夫所著《六項精進》一書中說:一切成功,皆來源于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。其實,這也是執行力的核心精要之一。
一個團隊,執行力 大的問題是什么?并不是目標高不可攀,而是做事虎頭蛇尾,甚至是半途而廢。執行過程,困難是常見的,挫折也是難免的,唯有咬定目標,堅忍不拔,
全力以赴,堅持到底,才能 終拿到想要的結果。
五處細節
-
合理組建團隊
團隊是一個企業的支柱。要成就企業,先從打造團隊開始。
團隊中有各種不同類型的人,如動力型、開拓型、保守型、外向型、內向型等。而每個人又有各自獨特的,甚至他人無法替代的優勢和長處。
當然個人也都有弱點和短處。將每個人的長處,根據工作實際合理地搭配起來,優勢互補,就能發揮 佳的整體組合效應。唯有找到 為合適的人才,才能使團隊的力量發揮得更好。
-
明確共同目標
“皮之不存,毛將焉附”。團隊與員工是相互依存的關系。團隊為員工施展才華、開創未來提供了一個平臺,員工是團隊的基礎,也是團隊發展的第一生產力,兩者相互依存,缺一不可。
執行文化的核心是塑造團隊成員的共同價值觀。而共同價值觀已經成為關乎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。
有了共同的價值觀,團隊成員就會為了共同的目標團結協作,互相幫助,互相支持。
眾人同心,其利斷金。當大家目標一致時,所有人都會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。大家步調一致,團隊的執行力就會提高,企業也將不斷壯大。
3、提升領導能力
一個團隊的“領導力”決定了團隊的執行力,反之,執行力又作為領導力的后續,支撐領導力繼續向前。
結合實際工作,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管理者的領導力:作為管理者應具備較高的“四商”、“五能”。“四商” 即德商、智商、情商、健商。
德商(MQ):指領導者道德的水平。包括尊重、容忍、誠實、正直、負責、忠心、禮貌等美德。
智商(IQ):領導本身就是一種仰仗智慧的工作,需要有精心的思考,要智慧。
情商(EQ):領導者處理情緒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。
健商(HQ):領導者健康水平和健康意識的高低。
“五能”就是要有科學判斷的能力、按規定辦事的能
力、駕馭團隊的能力、應急管理能力、總攬全局的能力。
-
建立業務流程
企業管理者不是企業長久發展的根本,完善的制度流程才是企業長久發展的“護身符”。
完善的制度流程讓工作更簡單。企業的制度流程是在不斷發展過程中積累下來的寶貴財富,是無數人的經驗總結,明確公司的制度流程,按照流程辦事,可以使員工少走很多彎路,用 快 直接的方法達到 高的執行。
各個部門都按照自己工作的職責和流程辦事,團隊的整體執行能力就會增強,隨之而來的是企業競爭力的增強,企業會發展得越來越好。
-
完善激勵機制
所謂激勵,即激發與鼓勵。具體講,就是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,挖掘員工的身心潛能,鼓勵員工的工作干勁。員工是需要激勵的,人的工作干勁來自激勵。
激勵員工要從結果均等轉移到機會均等,并努力創造公平競爭環境。激勵要公平準確、獎罰分明。激勵要有健全、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,做到考核尺度相宜、公平合理。
管理上的一切問題都可以歸結為“激勵”和“分配” 的問題。要把競爭機制引入激勵員工的方案中,提倡企業內部員工之間、部門之間的有序平等競爭以及優勝劣汰。
像獎金、工資調整、輪崗、評選優秀、儲備人才的培養等,都可以作為激勵的手段使用。同時,我們又必須實行一定比率的淘汰制。
在團隊中,常存在分工不明、職責不清、考核不嚴、待遇不公等原因,導致團隊執行力低下,許多政策與策略貫徹不下去,團隊無法發展、壯大。
對于團隊成員而言,沒有你我,只有我們。我們需要帶領團隊中所有的成員都向著一個目標努力奮斗,才能提高團隊執行力,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,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贏得勝利。
六點技巧
-
多和團隊溝通,定期反饋
這是個律己律人的好辦法,同時需要強調在公司內部按期完成任務是很重要的。
大概如下,“給你們做一個簡短的更新匯報。我今天做完了項目一和項目二,在周五之前我會完成項目三。”
這樣即使任務沒有完成,也不會使情況不明讓人猜測。回到團隊中并說:“我還沒有解決這個問題,但我沒有忘記,并且正在積極尋找解決方案。”再一次,你的負責行為將給整個團隊做出表率。
-
明確承諾,避免“幻覺承諾”
謹防“幻覺承諾”也就是那些別人以為你許下了,但其實你并沒有做出的承諾。作為領導者,你需要通過有效的溝通方式將會議中可能出現的幻覺承諾說明白,并且立下榜樣。
如果是可以做到的事,就承諾;做不到,要盡快澄清。
-
守時即守信—永遠要有時間觀念
這可能看起來沒什么,但實際上非常重要。守時這個簡單行為會讓你的團隊成員逐漸形成一種觀念,那就是你在認真履行承諾并注重細節。
這是在公司完善問責制的有效方法之一,而且會收獲巨大成效。太多的公司利用等級制度來體現對高層的尊重,但你的時間并不比另一個員工或客戶的時間更重要。
除此之外,是否守時對于他人來說也是完全不同的。你可以先從會議入手,會議應當準時進行,而非死等遲到的成員。
如果某人遲到了6分鐘,進門發現會議已經開始,而你又在會后質問他遲到的原因,他會很快意識到守時的重要性。
-
信譽建立是馬拉松,而不是沖刺賽跑
如果僅僅是三分鐘熱度,而后就把完善問責制的熱忱拋諸腦后,終將竹籃打水一場空。完善問責制更是公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。如果你的團隊想要永續,那就必須堅持貫徹落實下去。
-
承認錯誤與帶領團隊成功同樣重要
人非圣賢孰能無過,所以事情被搞砸是不可避免的,否則反思還有什么意義?
承認你沒能完成的任務對于建設團隊十分重要。找借口?或是遮掩?亦或是浮夸地自責?都不是,你應當告訴你的團隊,勝敗乃兵家常事。 犯了錯,那就公開承擔起責任,分享經驗教訓,然后踐行更好的解決方案。
-
問責制故障高發于不完整的任務交接
產品一旦完成,就需要分配給下一個責任人,這個過程被稱為任務交接。
作為團隊的領導者,必須確保每一次任務交接清楚明晰地劃分了責任人及其負責對象、負責時間、產品標準和問責章程。
上一頁